图3:2007—2019年食粮组织价格指数与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对比图
如图3,通过大数据对比,我们发现联合国食粮及农业组织所发布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食粮组织价格指数),与中药材天地网所发布的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中药材综合200指数)紧密关联,两者保持错峰相关性,即中药材价格明显波动多在全球食品价格波动6个月左右发生。
主要原因是,粮价上涨必然刺激产地扩大主粮种植面积,从而减少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种植面积,反之亦然。
进入2021年后,一是202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97.9点,创3年新高,较2019年上涨2.9点(3.1%),粮价上涨在2021年上半年传导到药材生产领域,带动药材价格上涨;
二是政策风向转变,“非粮化”倾向得到遏制;
三是农资等生产资料价格普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极大提高生产成本。
2.3 再次,药典正式实施后原料质量明显提高
2020年,国家食药监部门共核查出不合格中药饮片1047批次中,数量较2019年的2260批次降53.67%,质量明显提高。进入2021年,随着新药典严格执行,中药材”优质优价“趋势更为明显,大量劣质、习用品甚至伪品中药材原料无法继续替代正品使用,部分合格药材原料的供给,短期内出现了供不应求。
例如,2021年,随着对挥发油指标的严控,合格连翘产能不到总产量的1/3,造成合格连翘价格翻倍上涨;而野生小苏子和食用白苏子退出药用渠道,也造成正品大苏子货源紧缺,价格从13元左右(公斤价,下同)暴涨到53元以上。
2.4 最后,热钱和游资趁机火上浇油
从2020年开始,美元的连续超发,造成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剧,游资和热钱急需寻找安全的投资地和投资渠道,大宗农副产品,特别是刚性需求明显的中药材原料率先成为猎物;同时,随着产销对接加快,传统药材市场的经营者缺乏生存空间,唯有通过囤货待涨来赢利,反噬采购方。
在这种背景下,当前国内中药材市场出现了极为反常的现象:一方面,中药材整体供过于求,库存丰厚,大小仓库存满货物;另一方面,中药材价格连续上涨,生产企业、中医诊所等需求端已不堪重负,并已明显影响到民众和海外对中药消费的热情。天地云图中药大数据平台通过多渠道监控发现,2021年上半年,国内中药饮片、电商渠道和出口渠道对中药材原料的消费分别下降1.03%、2.36%和3.14%,中药材消费“有价无市”现象非常明显。
03
必须尽快建立综合调控机制,熨平价格波动周期
3.1 稳定主粮价格,是解决中药材行情波动的根本途径
粮食价格会直接影响中药材价格,进而影响到中药材种植面积。所以说,粮食价格是影响中药材生产积极性的根本原因,给予粮食价格合理定位,控制主粮价格过快上涨,才是解决中药材生产和价格大上大下的根本途径。
3.2 结合中医药产业特色,降低药典含量及其它标准
2020年,按照新药典标准,丹参主产区山东全境的丹参酮含量极难合格;且国内超过六成甚至更多的党参、当归、连翘、酸枣仁、淫羊藿和黄芪原料,同样因为含量或农残因素无法通过新药典标准。仅剩下的合格药材,行情暴涨已成必然,从而拉动相关饮片、中成药价格再次大幅上行。
因此,建议国家药典机构在制订各项标准时,应结合中医临床实际需求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可无限拔高门槛,从而造成生产源头根本无法保障供应。
3.3 “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尽快建立中药产业大数据监测平台
接下来的中药材生产,会面临两大风险:
一是由于政策和生产惯性影响,中药材生产的盲目和无序状态仍将持续,供给短缺和过剩交相出现;
二是新冠疫情造成的相关中药材生产阶段性失衡,刺激疫情类中药原料价格暴涨生产扩张,但疫情一旦被遏制,板蓝根、广藿香、金银花等疫情品种又会出现严重过剩。
因此,急需依托中药协会相关机构和各家平台尽快建立中药产业大数据监测平台,监控生产面积、生产成本、流通渠道、需求量变化和未来趋势等,科学指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4 尽快推进追溯体系落地,实现闭环流通
中药材全程溯源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但除了少数高价值品种外,广大普通药材的溯源成本无法在消费端得到认可,从而降低追溯效果,影响参与企业的积极性。
应尽快委托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开展道地药材评定、生物效价评定,以及中成药原料来源评价等措施。一方面实现”优质优价”大环境,确保追溯体系有标准、有政策、有市场回报;另一方面,也保证核心中药原料的闭环流通,减少游资介入炒作的可能。
3.5 市场之手和政策调控相结合,保障中药材稳定有序供应
对中药材价格和种植面积的调控,应尽可能以市场为主体进行调节,政策性调控可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整体价格的监控、发布和过度“炒作”行为打压;二是疫情品种的战略储备(可委托龙头生产基地或企业完成);三是配套服务体系的完善。但要尽可能避免直接资金扶持种植或扩大生产,扰乱市场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