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材平台!
注册 登录
供应 | 求购 | 资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感悟中医药的文化自信

       日期:2021-06-25     浏览:136    评论:0    
    核心提示: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6月12日,活动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口号则有献礼
     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

    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6月12日,活动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口号则有“献礼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等。

    我心目中最主要的非遗项目就是中医了,她已经3000多岁了,至今仍焕发着不朽的光芒——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上曾经立下丰功伟绩,在去年以来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伴随着四个自信等重要精神,中医正成为全社会文化自信的一个代表性缩影。又伴随着一带一路的中国倡议,中医也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中医的现代化也显得时不我待。

    ▲屠呦呦教授的中医药研究成果享誉世界

    为此,我就上述话题和药学博士张聪进行了对话。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聪,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如今是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他告知我:就这次抗击疫情而言,我国的中医药战斗团队用大量的临床效果——证明了中医中药取得的抗疫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 张聪(红衣者)在上药中医药文化园向参观者介绍中药鉴别的知识

    如在湖北的方舱医院,就没有轻症转发为重症的案例,重症患者也没有出现死亡案例,经中医药救治最后都恢复了健康。具体来说:

    在实战中,用针对性的“三方三药”完全能够把疫情压制住。

    以中医理论讲:从根本上就是扶正去邪、清热解毒,从武汉到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居住区域,其抗疫效果都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医学的伟大生命力。

    从文化层面讲,中医中药是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瑰宝,她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

    我们古代医者的智慧,就是把所有的经验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规律性元素总结出来,所以中医和中药都是有原创性思维的

    ▲ 张聪在山东平邑县了解金银花产地情况

    建党百年华诞前夕,张聪书记从专业发展的历史角度给单位党员和员工讲过多次党课;党的一大纪念馆开放后,他也第一时间去瞻仰。

    ▲ 张聪出席单位献礼百年风华主题活动

    ▲ 张聪瞻仰中共一大纪念馆

    关于中医中药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贡献,张聪如数家珍地告诉我很多令人肃然起敬的领袖佳话和红色往事。如在中央根据地井冈山红军医院里有西医也有中医,许多内科病都是用中医治疗,多数采用自制中草药。毛主席曾指出:鉴于根据地缺医少药,必须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草医草药要重视起来,敌人是封锁不了我们的。”当时,红军医院收容过数以千计的参加反“围剿”战斗的伤员,全部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病伤。中医药以它不可低估的药用价值,挽救了许多红军战士的生命,也帮助红军度过了在各根据地的艰难岁月和更加卓绝的长征。

    ▲ 剧照:著名中医李鼎铭先生在延安为毛泽东主席治疗关节炎

    延安时期,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毛泽东曾患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往往痛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了不少西药,仍不见效。开明绅士、名中医李鼎铭到杨家岭来看望毛泽东,为毛泽东切脉后很自信地说,吃四服中药就可以好了。那时,中西医之间矛盾尖锐,毛泽东身边的医生都是西医,他们不同意毛泽东服用中药。毛泽东则力排众议,坚持把李鼎铭开的四服中药吃了下去。吃完后,疼痛果然消失,胳膊活动自如了。

    这更使毛泽东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功效。毛泽东又介绍李鼎铭为八路军的干部、战士治病。很快,中医中药成了八路军必不可少的医疗方式。不久,李鼎铭还为八路军培养了一批中医,他们活跃在各个部队。

    ▲ 历史照片: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主席林伯渠(右)和著名中医、副主席李鼎铭先生在延安

    中医,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1954年毛泽东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他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1955年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毛泽东还接见了第一任院长鲁之俊。

    ▲ 毛泽东主席关于中医药的经典题词

    有意思的是:生性幽默的毛泽东主席还说过“可以当卫生部长”。国家部委几十个,除卫生部外,毛泽东主席从没提过可以当别的什么部长。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955年4月15日,毛主席针对中医讲了这样一段话:“针灸是中医里面的精华之精华,要好好地推广、研究,它将来的前途很广。有些同志坚持努力,是有成绩的,也证实了中医政策的提出是正确的。中国医学的经验很丰富,它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要有同志去整理它。我可以当卫生部长,也可以把这项工作做起来。不要以为我不懂医就不能做,这不是懂不懂医的问题,而是思想问题。”真乃红色底蕴。

    现在都提倡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中医药的故事和红色底蕴佳话理所当然要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去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为此,我特地去拜访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人大代表、高安路第一小学特级校长滕平。

    ▲作者造访高一小学滕平校长(右)

    滕校长告诉我: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关于要把中医药普及进校园的有关要求,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高一小学早在三年前就在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积极支持下,开展了中医本草课程进校园的试点工作。通过“走进自然,发现本草;走进中医,发现科学”中医进校园的课程活动,能够让小朋友初步了解中医知识,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同时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滕校长还发现:女生对于识别常见的中草药及植物生长的观察更为细致,常写进作文中;男生则对形意拳、五禽戏更感兴趣

    ▲ 滕平校长在东方绿舟教育基地出席喜迎百年风华主题活动

    随着百年华诞神圣时刻的临近,作为新民晚报资深读者的滕校长也特别关注“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的全媒体作品

    她告知:“我读晚报的经历很久了,以前当语文老师时就经常朗诵晚报的作品。此番上海解放纪念日、迎接百年风华,晚报参与推出老外谈解放、老外谈百年等系列报道,我认为主题鲜明、生动活泼、传播有力,对学校德育工作是个很给力的催化剂。尤其是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学校教育总会涉及到国际元素。晚报的这组报道,就从另一个视角给我们营养,能让孩子和老师更真切体会党的伟大。”

    同时她还注意到老外谈百年风华作品中有一位韩国籍女医生就是知名中医,在闵行开设了特色门诊,直接为当地居民提供一流服务;无独有偶,还有一位希腊籍的医药研究员对中草药情有独衷。滕校长认为:这对中医药进校园活动也是很好的鞭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今年的遗产日前,一位年近6岁的市立幼儿园男孩郑皓予走进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他的目的是以天平德育圈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八院党委书记冯云海教授,并就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学习吴孟超爷爷风范等话题进行请教。

    ▲ 郑皓予同学采访八院党委书记冯云海教授

    小小年级的郑皓予,为什么会提出这些很老练的问题呢?

    他的妈妈宋爽(市税务局干部)告诉我:“我们全家三代都是新民晚报的忠实读者,最小的读者是儿子郑皓予,目前就读于市立幼儿园大班。他是学校的红色故事讲解员,主要备课依据就是晚报的主题报道。最近他通过晚报了解了袁隆平爷爷和吴孟超爷爷的事迹后,就在学校宣讲。老外谈上海解放、老外谈百年华诞等,让他很兴奋,他觉得容易记住和便于传播。作为家长,我和他爸爸都认为晚报这组报道特别适合孩子。”此外,郑皓予还知道红军长征时依靠中草药渡过难关的故事。

    郑皓予同学和妈妈宋爽交流长征路上的红军卫生员英雄故事

    对此,热心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张聪博士认为:正因为中医药是我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就中医中药的发展而言,可以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就中医药发展的群众路线角度出发,职业从业人员有必要让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现在的新时代少年儿童,能够理解和初步了解源自我们祖先的这种文化瑰宝魅力。

    ▲ 徐汇区滨江学区的学子代表演绎中医药历史文化故事

    上海药材、雷允上等,都在积极开展中医药进校园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对祖国医学有一种敬仰,就是为他们自己的成长赋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