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房书亭,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杨锐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区政府副区长田水松主持论坛。
三峡库区是公认的“天然药库”和“中草药王国”,是黄连、半夏、玄胡等近百种中药材道地产区与主产地。我区素有“川东药库”之称,因“六山三丘一分坝”的地形地貌和具有“北方的阳光、南方的雨水”的自然优势,成就了木香、玄胡、黄连、厚朴等181个中药材品种。
目前,我区中药材种植面积30余万亩,年产8万余吨,产值突破10亿元,被评为木香、玄胡国家级生产基地,拥有太极集团、天致药业、国药集团、希尔安药业等药品加工企业22家。
我区立足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三峡库区中药材产业创新力、产品竞争力,由区政府和市中药研究院牵头打造的重庆三峡中医药研究院已挂牌成立。
“截至目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已经选育中药材新品种11个,编制技术标准数十部,自主研发中药新产品60余个,收集整理中药标本35万余份,为三峡库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院长王勇德介绍说。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研究员李隆云在作主题演讲中认为,发展中药材产业,需重点发展道地药材,打造主导药材品种,建设溯源体系,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绿色药材种植基地,提升品种质量。
“除了培育优质品种外,三峡库区中西药产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机械化、信息化是农业生产必须要实现的目标,打造中西药品牌建议以‘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为发展方向。”李隆云表示。
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委员会副会长吴纯洁表示,产业的发展还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在中药材市场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三峡库区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
论坛上,作主题演讲的还有重庆大学教授、基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植物保护专家夏玉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中药杂志》编委李军;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主任药师、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养老产业分会常委,河南省营养保健协会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常委闫红敏。其他与会嘉宾现场展开了经验交流与合作。
此次论坛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华药膳研究会指导,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区政府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