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中医师为居民针灸。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文 石美祥/摄
如何振兴中医药,让传承千年的岐黄之术造福百姓?近年来,福州一直在努力,越来越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起中医馆;市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还插上了互联网“翅膀”,使中医中药走向智能化、便民化……
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福州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通过19项举措,进一步让老祖宗留下的瑰宝“用起来”“活起来”,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中医药服务。
家门口的中医馆
越来越受群众青睐
23日上午,台江宁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中医馆内人来人往,中医师正为居民提供服务。
“每天来中医馆就诊的达三四十人次,我们的中医师医术高,在社区有不少粉丝。前阵子社区里81岁的程依伯还送来锦旗,感谢我们的中医师为他治疗,让腰椎间盘突出的他,从靠轮椅到重新站起来行走。”宁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梦妤介绍,中心早在2013年就建设了中医馆,除了提供常见的中医药服务外,还开设特色治未病疼痛门诊。去年,中心申请到30万元经费,计划升级中医馆,打造“精品中医馆”,目前正在走流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台江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中医馆,都能够提供中药饮片、针刺、灸类、刮痧、拔罐、推拿等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
中医药服务在台江区基层的覆盖,只是福州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目前福州8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
实施方案提到,到明年,力争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师。
中医院软硬件升级
“榕派”名中医汇聚
中医药要振兴,就要打通“任督二脉”。
除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市属唯一一家三甲综合性中医医院——福州市中医院更是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
市中医院旧病房楼、门诊楼重新改造升级,诊疗环境大提升,去年底落成启用的外科病房楼大大增强了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切实解决患者“看病难、住院难”问题。
此外,市中医院五四北院区于今年5月开工奠基,将进一步解决五四北周边百姓的就医问题,也将提供更优质的中医服务。
除了硬件升级,近年来,市中医院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精心谋划,亮点纷呈。目前,医院有国家级、省级中医重点专科9个,90%以上专科均为市级以上重点专科,开设了60个中医专病门诊,开展70余种医药特色治疗项目和“中风、促脉症”等3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医院成立了全省最大的中医治未病中心,开设名医苑,在福州老百姓中着力打造“榕派”中医的印象符号,实现了“荟萃名中医,造福老百姓”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近年来,市中医院还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医医联体,目前成员单位已涵盖福州各县(市)区79家基层医疗单位。同时,不断探索“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去年7月9日,市中医院开出了第一张线上中药处方。患者能在网上直接开中药、续方,医生开的药可直接送货上门。
实施方案提到,福州市要构建“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将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拓展到社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