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蒺藜 【拼音名】Jí Lí 【英文名】FRUCTUS TRIBULI 【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b]蒺藜[/b]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燥[b]成熟果实[/b]。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无臭,味苦、辛。 【鉴别】本品粉末黄绿色。纤维木化,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少数单个散在,有时纤维束与石细胞群相连结。石细胞长椭圆形或类圆形,成群。种皮细胞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30μm,壁网状增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8~20μm。 【炮制】[b]蒺藜[/b]除去杂质。 [b]炒蒺藜[/b]取净蒺藜,炒至微黄色,碾去刺即可。 [b]盐蒺藜[/b]取去刺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用小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6~9g。 【储藏】置干燥处,防霉。 【摘录出处】《中国药典》 |
《*辞典》
【名称】蒺藜 【拼音名】Jí Lí 【英文名】Fructus Tribuli 【别名】硬蒺藜、蒺骨子、刺蒺藜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b]蒺藜[/b]Tribulus terrestris L.的[b]果实[/b]。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原形态】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羽状复叶互生或对生;小叶5~7对,长椭圆形,长6~15mm,宽2~5mm,基部常偏斜,有托叶。花单生于叶腋;萼片5;花瓣5,黄色,早落;雄蕊10,5长5短;子房上位,5室,柱头5裂。花期6~7月,果实8~9月。 【生境分布】生于田野、路旁及河边草丛。各地均产。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 【性状】果实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质坚硬。味苦、辛。 【化学成分】含甾体皂甙,其皂甙元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鲁期可皂甙元(ruscogenin)、海可皂甙元(hecogenin)、吉托皂甙元(gitoogenin)等,另含蒺藜甙(tribuloside)、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哈尔满碱(harmine)等。 【性味】性微温,味辛、苦。 【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摘录出处】《*辞典》 |